上一篇文章《你以为送外卖全靠小哥飙车吗?快是因为有高科技的!》让大家知道原来送个外卖背后居然还有个巨大的物流细分市场——即时配送,而且30分钟能送到是因为有智能调度系统支撑的。那么问题来了,外卖公司不是搭了个信息化平台吗?把订单放上去,让骑手小哥上去抢单就行了,有生意谁不做呀?这个调度系统需要多少智能呢?
核心的问题在于,外卖订单中有容易送的“肉”,也有难以完成的“骨头",如果靠抢单就会严重依赖骑手的决策能力,挑肉的多而没人挑骨头送,假如按照定价高低来抢,一方面人力成本不可控,另一方面抢到远的肉还影响配送效率,用户体验不佳,抢不到肉的骑手会投诉,经常这样必然会想退出,边骑边拿手机抢单安全风险也高。
其实,抢单模式包括再之前效率更低、容易作弊的人工派单模式,还有之后不具备全局优化能力的抢推结合模式,外卖平台都曾经尝试过,最终还是得往智能派单方向去走。
因为前几种模式只是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和延迟队列(订单或骑手运力)去执行简单调度,控制台调度引擎计算的内容太少,很多订单的复杂度并未考虑在内,所以用户下单体验水平差异很大,平台管控能力也弱。
因此调度系统的智能不仅仅是静态的订单分配问题,还包含动态的骑手路径规划问题。
智能调度系统不仅要考虑订单池、运力池的匹配,还必须将包括路径规划算法在内的各种算法,形成算法库,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调用合适的算法将订单池里的待发订单和运力池里的可用骑手对应关联起来。
调度系统的智能性在外卖平台的订单量大、骑手多的情况下至关重要,靠人工派单或主动抢单会完全乱套。
那么算法库里的各种复杂算法是靠人想出来的吗?首先肯定的是必须要有完整的流程来保障算法的可靠设计,并且还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测试、持续迭代的过程。
算法的迭代也不是光靠数学逻辑强的人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想全、不断改造升级的,算法的效果必须接受实际运作无情的鞭打和验证,主动加被动改进是系统调度开发人员的家常便饭。
因此事后有可视化的回放轨迹,反过来了解为什么算法会派出这种不合理的订单给骑手,也是改进算法的重要工具,至少能够亡羊补牢。当前适用的算法在平台订单量和运力池持续提升的过程中也未必一直好用,所以算法库版本需要一直升级。升级不是说越加越多算法、越搞越复杂,而有可能是当订单数量和路径复杂度指数倍增加时,自动或手动降级、减少算法输入、牺牲部分效果来保证订单的可执行。主动降级也是一种智能。
那么到最后,变动这么大的算法不能让平台调度出现系统性的崩溃等大风险,必须有工程管理方法去精细化保证整个调度系统,从规划预防开始,到能实时识别诊断风险,最终风险爆发时可控并基本保障外卖订单的运作。
所以,你下的外卖订单交给哪个骑手来送,不是你觉得哪个小哥帅就能决定让他天天上门的,平台调度系统会结合各种条件运用算法去计算分配,如果你有指定帅哥定点送外卖的需求,开发人员还得确认是不是普遍需求,值不值得去设置提供这种服务呢,你说是吧?
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463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302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185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086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975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982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864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807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726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65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