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迎接集运行情的二次起飞
1)集运最差时间已经过去,运价已经年内探底。现行运价遭遇俄乌战争与国内疫情冲击后未出现雪崩,美线运价始终保持稳定,欧线西北欧流线整体回调幅度有限,地中海流向相对稳定。
2)解封后将迎来一大波出货行情,传统旺季或提前到来,运价将再次迎来上涨,港口拥堵压力或远高于往年,美西码头工会谈判仍存在不确定性。美线运价有望继续创历史新高,欧线有望修复至前期高点。南美线运价已经开始调涨,部分船司欧线调涨。
3)竞争格局大于供需格局,运费不再主要由供需平衡驱动,航运业为应对需求冲击而采取的策略比需求本身的相对增减更为重要。4月海洋联盟取消了高达55.6%的航次,以应对需求冲击。
4)IMO短中长期措施下,集运有效运力可控,端到端与数字化将重塑估值,集运业将带来合理回报率。
快递:价格战或阶段性反复,服务差异化才是破局之道
价格、趋势、技术成为整个快递行业中长期投资价值的三大关键变量。1)价格方面,疫情反复叠加监管政策,快递行业价格战趋缓,但复盘中日航线价格战,加之快递“价格洼地效应”为吸引电商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行政干预价格仅能起到辅助作用;快递公司依然在增加资本开支扩充产能,并推动模式迭代优化成本,以图尽快出清形成寡头垄断;电商市场格局未定,且商流与物流愈发一体化,价格战硝烟未散。2)趋势方面,制造产业向中高端升级,促进零售全渠道需求的迭代和提升,市场对物流的体验和稳定性诉求增强,要求物流行业提供匹配的产品分层和差异化服务新模式,长期视角看,构建BC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智能物流履约网络是终极方向。3)技术方面,随着聚合度提升及快递网络成熟,同时叠加日益严峻的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原有商业模式不足支撑公司持续发展,我们认为下个十年,科技必定替代商业模式创新,成为驱动快递行业突破瓶颈的关键因素。快递行业天花板并不取决于价格是否快速回升,而在于面对产业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多样性需求,是否能够提供技术驱动的服务差异化并推动网络重构,这才是摆脱“内卷”困境的破局之道。
高铁:网络加速贯通,产能票价空间打开
1)疫情负面影响即将过去,6月上海疫情解封后,高铁客流恢复或快于普铁。2)“十四五”期间“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将基本贯通,网络不平衡性得以打破,极大催生高铁网络的客流强度。3)产能票价空间打开,静待时间修复。
大宗商品供应链:大宗商品持续处于牛市,利好大宗商品贸易商
1)国际局势冲击之下,能源、粮食等供应偏紧格局延续,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运行;2)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显效,疫情后大宗商品需求逐步回升。
风险提示
(1)新冠疫情影响失控(2)快递行业价格战持续(3)船用燃油成本大幅上升(4)本线列车运力投放不达预期(5)清算政策调整
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316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087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029 阅读Temu正式进军土耳其市场 推出“一日达”配送服务
987 阅读守护车轮上的健康!运满满首站货车司机公益体检活动落地宿迁
920 阅读亚马逊当日或次日达服务年内扩展至4000个美国小城镇
886 阅读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出炉:精简至17人,9人退出,无新增
871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821 阅读菜鸟集运6月香港累计注册用户同比激增95%
785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79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