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运单位分析(PCB分析)也称货态分析,即考察配送中心各作业环节的基本储运单位(包括:入库单位、存储单位、拣货单位)类型。其中,P表示托盘单位、C表示件单位、B表示单品。不同的储运单位将对应不同的储区,拣选分区,所配备的储存、分拣和搬运设备也是不同的。
物料储运单位的判断分析如下表所示:
说明:假设订货/出货数量为n,物料名称中可提取的每件单品数为a个/件,托盘装件数为b件/托。
“入库单位”——根据“出/入库数据表”中“入库/订货单位”和“入库/订货数量”判断“入库/拣货单位”的方法如上表所示:
存储单位——标准模式下,存储单位与入库单位相同。
常见的储运模式主要包括P- P、C→C、P→C、C→B和B→B等5种单储运模式以及P→(P、C)、C→(C、B)和P→(P、C、B)等三种复合储运模式,储运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订单的订货单位和订货量。
仓储系统的典型储区以及不同模式下物流设备的配置参考如下表:
不同储运模式对应不同的自动化程度设备配置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以托盘及件为单位存储,以件为单位出库的品项有11种,占总品项的50.00%;以件为单位存储,以件为单位出库的品项有5种,占总品项的22.73%;以件为单位存储,以件及单品为单位出库的品项有1种,占总品项的4.55%;以件及单品为单位存储,以件及单品为单位出库的品项有4种,占总品项的18.18%;以件及单品为单位存储,以单品为单位出库的品项有2种,占总品项的9.09%。综上,没有以托盘为单位出库的物料品项,以件为单位出库的物料品项数最多,占到91.00%。
匹配现有餐饮门店客户的订货特征及经过定量订货模型优化后的配送中心物料入库情况,该物流配送中心同样应当设置件存储区、件拣货区和单品拣货区。优化后的储区、储运模式、物料明细如下表所示: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罗戈网立场
-END-
物流“客服”的蜕变:从“客户服务经理”走向“客户成功经理”
1187 阅读仓储自营还是外包?
1051 阅读全国首个海铁联运专用铁路场站投运
1077 阅读刚刚,极智嘉上市!一图速览IPO亮点
1087 阅读极兔上半年包裹量139.9亿件,同比增长27%
1043 阅读普洛斯携手极兔,以领先基础设施服务助力“包邮区”加速西进
943 阅读智加科技向顺丰速运交付超百台智能辅助驾驶重卡
934 阅读供应链计划系统的蜕变:“计划工具”到“决策大脑”的进化史
876 阅读顺丰、申通、韵达冲进前五!
898 阅读DHL快递完成亚太机队更新计划
85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