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堆垛机单深、单货位在Case1情况下单循环的计算及仿真情况,这次更新双循环的情况。不多哔哔,直接看结果咯。
本文主要用到的工具:Autocad,Excel,Automod。
首先我们需要做一个单深、单货位巷道的堆垛机模型,作为计算的基础,视图如下:
图1.1 单深、单货位巷道堆垛机库俯视图(上)主视图(下)
根据此布局我们得出,堆垛机走行距离为74.670米,堆垛机抬升距离为18.225米。此参数作为后面计算的基础参数。
图3.3 计算输入参数
计算结果如下:
图3.5堆垛机能力计算结果
可以得到入/出库双循环能力为54.30PL/h(已考虑85%系统利用率)。100%利用率情况下系统为54.30 PL/h÷0.85=63.88 PL/h。
我们利用Automod中ASRS模块进行堆垛机仿真,堆垛机参数设置如下:
图4.1 ASRS模块堆垛机走行参数设置
图4.2 ASRS模块堆垛机取货时间设置
我们设定整篇货架所有货格均可得,且使用概率均等,即将Zone设置为全货架区域,如下图:
图4.3 ASRS Zone设置
PD即取/卸货站台,worklist等设置比较常规,进行省略。
图4.5 ASRS 运行报告
系统运行24小时后,从仿真报告看,24小时总共完成任务1698 PL即每小时70.75 PL,堆垛机完成单托盘任务平均时间为31.41+19.46=50.87 s,即双循环(完成2托盘任务)时间为50.87×2=101.74 s,而计算得出的结果为堆垛机双循环作业时间为112.7 s,双循环作业能力为63.88 PL/h。
作业时间与仿真差值为112.7(计算)-101.74(仿真)=10.96 s
作业能力与仿真差值为:70.75(仿真)-63.88(计算)=6.87 PL/h
对于双循环来说,仿真和计算的差值比较大,能力差值近7 PL/h,说明计算结果相对保守,循环的采样点间距较大,而在仿真中,双循环的情况会出现存放一侧货物,取另一侧货物的情况,即无走行。总体平均下来货位间走行距离小于计算理论距离。因此,日常配置可考虑依据FEM9.851计算结果,从而获取一个比较安全的配置,如果需要很极致的配置,建议进行仿真处理。
“京东服务+”洗衣中央工厂招商、3C上门安装/维修招商
2269 阅读嘉诚国际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1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5亿元
2305 阅读深圳拟扩大试点物流、环卫功能型无人车运营,加速产业规模化进程(附编制说明等下载)
2069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收购,9亿美元交易值不值?
1519 阅读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91 阅读京东外卖重点推广39城
1239 阅读国内首条无人机城际物流航线首航,1200公里续航会否冲击货运格局?
1185 阅读京东,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1111 阅读普洛斯中国2024年表现稳健强劲,卓越运营助力新经济势能攀升
1107 阅读物流行业唯一!京东物流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2025》
108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