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一声汽鸣朝天阙,满载着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团结村车站呼啸而出,火车会将这些新能源汽车经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运抵德国杜伊斯堡。
近两个季度,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为中欧班列增长不少运量,为了迎合新能源市场的壮大,部分班列专门推出汽车整列出口运输模式,借助中欧班列高效、转运快、直通港陆的优势,发展出一条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运输的新通道。
4月13日在老挝泼水节前夕,中国与老挝实现了中老铁路跨境客运直通,这一时刻我们等待太久了。从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站开通双向运行的跨境客运列车,十个小时就可以抹除1035公里的距离。
早在2021年12月初,中老铁路就已经开通运营,在当年就实现了货运直通。但受限于疫情,中老铁路中国段和老挝段分段运行。在疫情之后,鹊桥终于搭起,久违不见的两段铁路连通了中老两国的货客两运。
中老铁路是中国与东南亚发展的黄金大通道,中老铁路如今完全实现了客货两用,将进一步促进老挝的对外经济合作,为老挝深度融入地区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中老铁路贯穿老挝全境,同时也将促进老挝内部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
然而中欧班列真的如同这样的繁盛状况吗?在其背后又承担着什么样的压力,2021年老挝货运不通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
中欧班列时效快,但是持续性差,其最重要原因是欧洲基础设施建设的匮乏,欧洲各巨头如何让铁路适应市场的需求看法不一,目前看来,欧洲铁路端口是中欧班列最显著的短板,我们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从表面上看,铁路货运在大国拥有天然优势。长距离运输一直是铁路的优势。此外,印度和俄罗斯都有欠发达的公路网和公路运输业。大多数北美铁路货运都由七个一级铁路公司运输,由众多区域和支线铁路提供支持。
究其根本,欧洲的情况非常不同。铁路运输距离很短,铁路基础设施在各国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管理,各国的铁路运价也各不相同。列车长度受到严格限制:欧洲的梦想是将750米长的列车作为标准,但尚有差距。如果基础设施不好,就绝对不可能管理和优化好铁路货运。除此之外,欧洲货车仍然依赖于手动车钩,这使得铁路货运成为劳动密集的工作。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运输和中老铁路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一种运输手段,其在欧洲方面,运输标准、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表现上乏善可陈,我们理想的是无缝物流,但是欧洲铁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京东服务+”洗衣中央工厂招商、3C上门安装/维修招商
2528 阅读嘉诚国际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1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5亿元
2459 阅读深圳拟扩大试点物流、环卫功能型无人车运营,加速产业规模化进程(附编制说明等下载)
2363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收购,9亿美元交易值不值?
2051 阅读即将年营收超3000亿元、迎来8.66万名新员工,这家物流巨头面临最大风险
1450 阅读京东外卖重点推广39城
1351 阅读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75 阅读国内首条无人机城际物流航线首航,1200公里续航会否冲击货运格局?
1360 阅读京东,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1216 阅读普洛斯中国2024年表现稳健强劲,卓越运营助力新经济势能攀升
1163 阅读